文章
5800萬年前地球的一次高燒,孕育出世上最大的蛇,以巨鱷為食
2022/02/23

你無法想象,史上最大的蛇類發現居然源于一片葉子!

故事始于2002年,一名學生在在哥倫比亞北部的塞雷洪煤礦發現了一片古代古代熱帶植物的葉子化石,按理說在煤礦發現植物化石不也很正常?因為煤炭本來就是來自遠古時期埋入地下的植物!

但這片葉子保存尤其完好而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注意,繼而研究表明,這裡曾經是世界上最早的熱帶雨林之一,再繼續發掘,更令人震驚的化石被發掘出來,巨型海龜和鱷魚,還有地球上最早的香蕉和鱷梨以豆類植物的化石。

這裡成了一個化石寶庫,而之後這裡的發現將讓爬行動物界在發現恐龍後再一次震驚!因為在這裡發現了一塊椎骨化石,當佛羅里達大學研究脊椎動物的古生物學家約納森·希洛克(Jonathan Bloch)將這塊化石拿在手裡時,他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條蛇的椎骨!

現代蟒蛇的椎骨(左)泰坦巨蟒的椎骨(右)

而根據與現代最大的蟒的椎骨相比,這種巨蟒的體型將是史無前例的,因此希洛克教授和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古植物學家卡洛斯·哈拉米約(Carlos Jaramillo)組建的聯合考察隊對發現椎骨的地區進行了一次梳理,希望能發現更多的蛇類,最好還能發現蛇的顱骨。

到2009年時,聯合考察隊在這片區域整理出了28條蛇類的化石,總共180塊椎骨和肋骨,有的只有1-2塊椎骨,有的則有50~60塊,儘管不完整,但古生物學家們足以用這些骨骼拼湊出一條古代巨蛇的模樣!

他們將骨骼帶到佛羅里達大學後,古生物學家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條巨物,它們與古生物學家海德以及印第安達大學合作後,對分屬28條蛇的骨骼進行了建模,其中最大的一條長度可達14米,體重達到了1100千克,是現代最大巨蟒的4~5倍左右。

研究團隊將這種巨蟒命名為了泰坦巨蟒,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十分霸氣。

為什麼古代會有巨蛇?

看完現代蛇類的極限記錄後,各位應該十分好奇,現代人找遍全世界都找不出超過10米的巨蟒,而古代為何化石就留下了那麼大蟒蛇的記錄呢?

中生代和新生代深海溫度和冰量的疊加記錄

據考古學家們測定,這種巨蟒出現的時間大約在6000萬~5800萬年前,古生物學家都很清楚,爬行動物的極限體型與環境溫度有關,因為這種冷血動物需要足夠的環境溫度才能讓其巨大的身軀維持足夠的新陳代謝速度,否則它就會「凍僵」而難以行動,成為其他頂級掠食者的獵物。

只有一個答案,當時的溫度很高!

多倫多大學的Jason Head團隊根據泰坦巨蟒的體型對古代氣候進行了建模,發現當時的赤道地區平均溫度至少也要達到32~33℃,遠高于現代熱帶雨林的平均溫度,儘管現代氣候正在經歷萬年來最猛烈的溫室效應,但在當時可能是一種超級極端的溫室氣候狀態。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如此高的溫度?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也許能解釋這個問題:

地質學家認為,這個極熱事件與北大西洋火成岩省相關的火山活動和隆起有關,在在古近紀,這裡形成了 Thulean 高原,這是一個大型玄武質熔岩平原,面積至少超過130萬平方公里體積達到660萬立方公里,是北大西洋地幔柱在冰島的熱點活動所致。

北大西洋地幔柱

大約在5萬年的時間了排放了大約4.4萬吉噸二氧化碳,使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了大約5~8℃,平均每年為0.24吉噸,這個數位其實不大,因為根據人類現在不加節制的排放速度(37吉噸/年),那麼人類將在1000年內完成這個任務。

所以這個契機將會再次來臨,各位是否還歡迎泰坦巨蟒再次出現在地球上呢?


吾家有女初長成!五月天冠佑女兒「小學畢業了」 甜曬女兒正面「優雅古典臉蛋」4萬粉絲暴動讚翻❤️
2023/05/09
單親爸討生活!小黃運將「不得已載兒跑車」手寫告示:拜託別檢舉 「見男童天真睡臉」網友全泛淚
2023/05/09
染毒消失10年!43歲男星淚曝「當年像過街老鼠」謝恩人伸援手 轉行再出發「靠實在做口碑」網大推
2023/05/09
枯萎盆栽放在樓道!沒想到被「好心鄰居」默默澆水養活 她見狀後「一舉動」對方說不出話
2023/05/09
遭女方父母反對!90公分男星決心娶「160公分長腿美女」 婚後「嬌妻提1要求」卻讓他樂喊:都答應妳~
2023/05/09
真的毀容了?被狗咬傷后復出,43歲蕭亞軒亮相巴黎時裝周,網友直呼:鼻子下巴怪怪的
2023/05/09
誰想看胖子演戲?鍾欣凌坦言「封后仍然很自卑」 轉念霸氣喊「至少演歐巴桑」 感動全場
2023/05/09
從小相依為命!51歲小鐘自曝「親姊18歲賣銀」感念在心 至今仍單身「都是為了姊姊」:最後只好分手
2023/05/09
路邊驚見嬰兒哭鬧!他靠近才知「出生就長尾巴」爸媽逃走 好心當養父「爬行30年」如今靠雙手報恩
2023/05/09
一胎雙胞胎女兒,二胎喜得四胞胎男娃,霸氣夫妻一家橫行出街「6輛嬰兒車並行」路人回頭率百分百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