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當中盛行的「及時行樂」 觀念,使得許多人都想 掙脫外部的束縛 ,不論是工作還是家庭,掙脫以後來一場 自由自在的旅行 是人們最嚮往的事情 。
」殊不知,其實就算我們 每天坐在辦公室裡,也能做到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而究其原因,就是 地球在不斷地做著運動 。
大家初識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大多都是始于中學,地理課本中詳細地描述了地球運動的方式。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定點不變的旋轉運動和圓周運動,卻沒想到 地球一直在向著宇宙深處前行,一天可以 「奔跑」5200 萬公里 ,難道地球真的也想去「流浪」嗎? 它到底要去哪裡呢?
地球的運動
地球的運動具體可以分為 自轉和公轉 ,自轉的中心是地軸,公轉的中心則是太陽。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自西向東 ,我們站在兩極看到的旋轉有所不同,南極點上空是順時針,北極點上空則是逆時針。
地球自轉的的平均角速度大約是7.292×10-5弧度/秒,赤道部位的自轉線速度是465米/秒。雖然我們現在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但是實際上 地球自轉一周的耗時只有 23小時56 分鐘 。
並且根據科學家觀測, 地球的自轉週期並不是永恆不變的,每隔十年的時間都會增加或者減少幾秒 ,不過減少的數值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地球自轉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 讓世界出現了 「晝夜更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地球不進行自轉,世界會是怎樣的。簡單來說那時的地球就總會以固定的一面對著太陽,而另一面則處在永恆的黑暗當中。這種情況下, 並不會有生物能生存下去 ,因為 不管是 「哪一面」 的環境都十分惡劣 。
公轉則是指地球一直按照固定的軌道圍繞著太陽系的「老大」做著運動,這個老大無疑就是 太陽 了。根據如今對太陽系誕生的說法來看,整個太陽系最初都是一片 星雲 ,後來 坍縮之後物質聚集形成了最初的太陽 。原始太陽再依靠著自己巨大的質量吸引空間當中的其它碎片聚集成的天體,並且將它們固定在一個位置,使其圍繞著自己做運動。毫無疑問,我們的地球正是其中一員。
地球公轉的平均線速度為29.78千米/秒, 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需要 365.2564 天 ,我們為了方便計算就將一年的時間約等為365天。隨著公轉運動的進行,會出現所謂的 近日點和遠日點 。
總的來說,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狀態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就有了 ,不過也有科學家指出地球運動的原因可能更加複雜,不僅是涉及地理學或者天文學,和物理學、化學等領域也有關。雖然我們現在探查清楚了地球運動的基本規律和運動時的具體數值,但是 尚未能科學詳細解釋這種運動產生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表面上在做著這樣變化不大且循環往復的運動,給了我們一種它一直固定在一個位置不動的錯覺。隨著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發現, 這種運動並不單是循環往復的,而是 「向前」 行進的 。換言之, 地球正在以每天 5200萬 公里的速度向著宇宙深處奔跑,至于終點是哪裡我們也無從得知 。
太陽系帶著地球跑
大家都知道 宇宙的尺度非常大 ,其廣闊程度早已超出了人類想象的范圍。從前,人們在沒有發明望遠鏡時, 僅利用肉眼並不能有效地觀測到宇宙 。但是當人類第一次將望遠鏡對準天空時,就對宇宙的深不可測和人類的渺小有了新的認知,原來 我們引以為傲的家園不過是千萬億顆星體當中平凡的一顆而已。
那麼地球為什麼在向著宇宙深處前行呢?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所處的 太陽系也在運動 ,而作為太陽系中的天體, 地球當然逃不過和它一起 「流浪」 的命運 。
從上文中地球公轉的相關知識我們已經得知, 太陽作為一個引力源,以引力牽引著太陽系內的各個天體,使其圍繞自己做著運動 。而太陽系不過是宇宙尺度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系統,在太陽系之上有著 更加廣袤的銀河系 。
因此坐落于銀河系懸臂上的太陽系,也在 一直圍繞著銀河系的銀心做著運動 。太陽系的位置距離銀心大約有 2.4到2.7 萬光年 ,運動速度則是220千米/秒,需要 2.5 億年才能繞行一周 ,與我們的365天相比,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大了。
但是更恐怖的是,科學家發現在 銀心的位置存在著一個 「巨大的黑洞」 ,它像是銀河系中心張開大嘴的巨獸,正在 牽引著系內的天體不斷向它靠近 。
所以,地球每日奔跑5200萬公里的原因終于找到了答案。太陽系其實 受到了銀心中心巨大黑洞的影響 ,所以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可能也在 向其靠近 。要知道 黑洞的引力可是宇宙當中最大的,吸引一個小小的太陽系並不是什麼難事 。
不過,大家也不需要過于憂心,擔心我們總有一天會被這個黑洞抓取吞噬。根據科學家觀測, 這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400 萬倍 ,並為它命名為 人馬座 A* ,它之前的劇烈活動塑造了今天的銀河系。
不過在經過那一陣的「暴飲暴食」之後,它就安靜了許多,只是偶爾發出 微弱的射電波 ,仿佛正在銀河系中心「打呼嚕」。沉睡的它對我們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而且我們所在的懸臂位于銀心的三環外, 即使遭殃也要等到幾十億年甚至更久以後了 。
地球要去哪裡?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奔跑總是有目的地的,那麼地球奔跑的目的地又是哪裡呢? 以我們現在的科技無法給出確切的解釋 ,但是卻能根據現在歸納得出的宇宙天體運動規律做出一些 猜測 。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宇宙的空間其實並無「上下左右」或者「東西南北」這些明確的方向區分,從某種概念來說它是「無限大」的。在這個無限大的空間當中,分佈著無數的天體和星系, 地球的奔跑實質是朝著一個未知的方向 ,不過為了 便于理解 我們就將它定義成 「向前」 。
其次,通過前文的解釋想必大家都清楚了, 地球的奔跑是追隨著太陽系的,而太陽系又追隨著更上層的銀河系 。因此地球此次旅行的終點實際上就是銀河系的終點, 銀河系目前的終點是仙女座星系,大約 40 億年之後它就會與其相撞 。所以, 地球要去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仙女座星系了 。
至于相撞之後再合併成更大的星系,那個星系又將去往何方,我們就無法預測了。並且 40 億年後,人類和地球或許早就不復存在了 ,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是無法看到地球奔跑前行的終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