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確認地球並非中空之前,地球內部對于人類而言一直是一個十分神秘的所在。地球內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隱秘的世界」。極高的溫度和壓力阻止著探測器的進入。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人類無法對地核進行直接探測。
但是地質學家能夠通過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使用這種方法,科學家能夠像做CT一樣對地球內部進行掃描和建圖。
地震波分為兩種,一種是縱波,一種是橫波。無論哪種波,都會在穿越不同介質時發生速度和傳播方向的變化。最近有科學家通過地震波監測發現,地球的核心——內地核,並非全然是一個單調的固態鐵核,它的某些部位可能像「漿糊」一樣,帶有一定的流動性。
一直以來在學界通行的看法是,內地核是一個緊致的固態鐵核,只有包圍在其外部的外地核才是液態的。但是這次研究人員觀測了5次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分析了它們在穿越地球內部到達地球另一側過程中的變化。結果發現這些地震波在穿越內地核時,在內地核的某些區域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偏轉。
如果這些資料準確,那就意味著一件事:我們對內地核的認識有誤。在內地核表面附近的某些區域,鐵實際上是液態或半液態的。
地核的構造事關地球磁場是否能夠維持,以及它會具有什麼樣的形態。磁場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能夠保護我們免遭致命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傷害。認識內地核這個「隱秘世界」的結構,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瞭解地球內部結構和地球磁場活動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