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和空間望遠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大約500多萬年前,太陽系無意間闖入了一個時空中的巨泡。
▲太陽系所在巨泡示意圖。泡表面有大量新恒星正在誕生。從1400萬年前開始,一連串的超新星爆發製造出了這個巨大的泡。這些超新星也是觸發地球周圍半徑500光年范圍內所有新恒星產生的原因。
這個泡的形成始于大約1400萬年前開始的一連串超新星爆發。它本質上是一個空洞,但表面集中了大量物質,成千上萬的年輕恒星在那裡誕生。
泡表面集中了太陽系附近的七大產星區和分子雲。雖然太陽並非誕生于這個巨泡,但現在它正好位于這個泡的中心。我們也因此有幸目睹大量新恒星在泡表面誕生。
研究人員稱,自1400萬年前開始,在這個泡的所在之處先後出現了15顆超新星。在它們的推動下,巨泡開始成形。
巨泡被研究人員稱為「本地巨泡(Local Bubble)」,它的形態奇特,且今天還在緩慢膨脹。氣泡表面向外推進的速度大約是每秒6千米。
研究人員相信,銀河系中存在許多這樣的巨泡。大量的巨泡使銀河系看起來就像一個多孔的乳酪。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