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75億公里之外,新視野號想要送給我們一個禮物,可惜沒成功

75億公里之外,新視野號想要送給我們一個禮物,可惜沒成功
2022/03/09
2022/03/09

人類的發展演化歷程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認識這個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400多年前的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那是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凝望星空。人類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于外太空,地球在宇宙中宛如沙粒。

人類真正的太空探索要開始于上個世紀中葉,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進入冷戰時期,吃了軍事上的對抗之外,在太空探索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雙方各有勝負手,蘇聯實現發射人類的第一顆衛星、第一個把人類送出地球、第一個月球探測器,而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共把12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表面。

新視野號探測器

上個世紀美蘇的太空爭霸實際上也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在太空領域的發展。對于月球、火星、金星以及太陽系內的天體都進行了詳細的探測,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

實際上值得關注的還是NASA發射的五顆星級探測器,它們在完成基本的探測目標之後,最後都將向著太陽系外飛行。

目前飛行最遠的就是旅行者一號,而最新發射的是新視野號探測器,2006年1月19日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新視野號探測器的最基本探測目標是冥王星以及它的衛星或者說伴星卡戎。

這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新視野號探測器剛發射升空正在前往冥王星的路上,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確定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排在海王星之外的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

當然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安全不會受其影響,將繼續飛往冥王星,在2015年完成與冥王星的近距離「會面」,近距離飛過冥王星之後,新視野號探測器前往了下一個目標「2014MU69」,這顆柯伊伯帶天體距離冥王星大約16億公里,距離地球超過64億公里。在向太陽系外飛行的這段時間,新視野號探測器將盡可能的探測柯伊伯帶內的天體。

新視野號打算給人類送上一個禮物

新視野號探測器一路向外飛行,它是第五顆跨越冥王星軌道向太陽系外飛行的探測器,在它距離地球大約75億公里的時候,地面工作人員決定把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遠程偵查成像儀對準旅行者一號,科學家希望它可以拍攝到旅行者一號的畫面,即使一個圖元點也行。

上邊這張星空圖就是新視野號探測器所拍攝的,在畫面中並沒有旅行者一號的身影,根據旅行者一號的飛行速度以及方位,它應該在圖片中黃色圓圈標記的點上,但結果這就算是一種空白的畫面。

旅行者一號是NASA1977年發射的星際探測器,它的探測目標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它們的衛星,之後將與一路向太陽系外飛去,按照它的飛行方向,旅行者一號會飛臨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比鄰星,當然按照它的速度至少是在7萬年以後了。

旅行者一號目前仍然和地面控制室建立聯繫,但是預計它的能量只能支持到2025年,在那之後它將按照自己的目前的飛行軌跡繼續向太陽系外飛行。人類如果還想要見到它的真容,只能等待未來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實現了星際航行,再把它追回來吧!只不過旅行者一號目前飛的太遠了,新視野號探測器也無法拍攝到它。

這不禁令人深思,宇宙的浩瀚無垠以及地球的渺小,無論是新視野號探測器還是旅行者一號,它們目前都仍處在太陽系內,但是當它們回望地球的時候,地球已經非常渺小了,這對于人類文明來說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人類的發展進化之路實際上就是不斷的擴張過程,從非洲大陸到腳步遍佈世界,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小,或者說人類的眼界越來越高,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人類登上了月球,在這顆38萬公里之外的天體上回頭看見了我們的地球。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逐漸的感受到地球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直到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里之外拍攝到了那張照片,地球在整個畫面中不足一個圖元點,那就是我們生活數百萬年的地球

說在最後

人類的發展進化過程實際上就是不停向前的過程,地球曾經是人類的整個世界,但是從幾十億公里之外它也不過是一個沙粒般的小點,這算是重塑了人類的世界觀,人類是那個暗淡藍點上的智慧文明僅此而已。從這個宇宙的角度來講,一切都微不足道,當然隨著發展人類文明未來的等級越來越高,或許就是不同的體驗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