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地球的生命起源是來自外星球還是自然起源,或者是其他的起源方式,在這麼多系外行星以及衛星中,依舊有一些星球可能會出現類似地球這樣的生命起源。因為宇宙深處類似地球這樣的系外行星數不勝數,處于恒星系宜居地帶的類地行星也數以億萬計,出現類似地球這樣的生命起源其實是很正常的,相反,這麼多系外行星卻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可能就不大正常了。
其實在我們太陽系內就有很多星球比較適宜孕育生命,如我們經常說的泰坦星,即土衛六,就是一顆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它擁有類似地球那樣濃密的大氣層,其表面還有液態甲烷湖泊,科學家認為在泰坦星可能存在一些與地球生物完全不同的生物,它們能夠從甲烷等物質中得到能量。
再如火星,這是一顆處于太陽系宜居地帶的類地行星,與地球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如火星也有類似地球的四季輪回、兩者的自轉週期很接近,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或者可能曾經存在過生命,在未來火星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在太陽系的「第二家園」。
好奇號發現火星存在有機分子
人類探索火星之前,曾經認為火星可能存在類似地球這樣的生命世界,畢竟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還是比較多,但是人類探索火星以後,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火星照片讓人大失所望,那是一個死寂般的星球,沒有一絲生機。
而荒涼的火星也讓人浮想聯翩,有一些人認為在很久以前火星可能真的存在火星文明,但是後來因為星際戰爭等原因,這些火星文明毀滅了,有一部分火星文明轉移到地球,最終在地球建立了人類文明。
當然這只是一些網友的猜測,並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地球的生命起源與火星之間存在聯繫。雖然火星探測器現在還沒在火星找到火星文明的遺跡,也還沒找到火星生命的直接證據,但是已經發現一些疑似與火星生命有關的跡象,對于火星探測器的這些發現,科學家認為火星可能真的存在生命,或者可能曾經存在過生命。
據2021年11月5日的報導,發佈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誌的論文指出,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了有機分子氨和苯甲酸。科學家表示,雖然在火星發現這些分子不是生物特徵,即並不意味著這就是火星過去或現在生命存在的證據,但它們是生物特徵存在的良好指標。
此前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的巴格諾德沙丘附近採集了一些火星土壤樣本,不過當時好奇號火星車的鑽機出現故障,所以沒有像以往那樣把這些樣本放到空的容器內,而是將這些樣本直接放入到預先裝滿化學混合物的杯子中。
結果在這些火星土壤樣本中存在氨和苯甲酸的跡象,此前科學未曾在火星上見過這樣的有機分子,這是地球上在植物和動物中自然存在的兩種物質,所以很多人開始認為火星可能真的存在生命。當然,現在只是發現了這些有機分子,並不是找到了火星生命,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這個是意外的發現,如果當時好奇號火星車的鑽機沒有出現故障,那他們可能就不會讓好奇號火星車把樣本放到預先裝滿化學混合物的杯子中,可能就沒這麼快發現火星存在這些有機分子。當然,不排除這些有機分子可能只是來自地球,即火星車帶去的,而不是源自火星的土壤樣本。
這樣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因為這些火星車在製造的時候,可能會無意中攜帶一些微生物,或者其他的有機分子,而我們並不知道它們的存在。當我們在火星發現這些物質時,可能會誤以為就是火星的產物。
如果在火星發現生物,意味著什麼?
目前科學家致力于探索火星,除了研究火星的可宜居性外,還研究火星的環境演化歷程,尋找火星潛在的生命。如果在火星發現外星生命,這意味著什麼呢?
科學家希望能夠早日在火星找到外星生命,哪怕只是微生物,都會刷新我們對生命的認知,因為那可以說明除了地球外,其他的星球也能夠出現生命起源,甚至可能會出現高級的外星文明。火星作為太陽系內除地球外另一顆處于宜居地帶的類地行星,被科學家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在火星找到這個突破口。畢竟,探索火星的難度要遠比探索系外行星小得多。
不過,在火星發現生命雖然會刷新我們的認知,但也可能阻擋人類移民火星。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些潛在的火星微生物是否會對人類構成什麼樣的威脅。畢竟火星的環境很惡劣,宇宙輻射很強,這些能夠生存下來的微生物生命力極為頑強,而我們對它們的認識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