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是否只有人類文明的存在?這個話題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探究。大部分的生命都源于海洋,對于海洋人類的探索還在繼續著。
此前《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導稱,在巴拿馬的某個地區發現了一群 會使用石頭的猴子,它們 利用石器幫助自己攝取食物,還能幫助猴群 打擊獵物。這樣的發現是令科學家們興奮的,但同時猴子的這些舉動也給科學界的專家們帶來了擔憂。
這會是下一個人類文明的開始嗎?人類開始擔憂自己的處境,我們害怕生活在地球上的另一個高級文明的存在,會對未來的人類帶來不可預想的威脅。
進化論
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從多方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些科學家認為一切的進化源于海洋,人類在對于海洋的認知上,還存在著許多未曾被發現的領域,等待著我們去挖掘與開墾,海洋面積佔據著整個地球面積的一半以上。
據發現最早的地球並沒有被劃分成六大板塊。 植物生長在陸地,其他生物生活在海洋。再之後的演變中部分的海洋生物才開始遷徙到陸地進行生活。我們在不斷地演變與選擇中,由低級文明逐漸過渡到高級文明。
自遠古時代起人們就被動地生存著,依靠打獵攝取肉類來維持生活。人們在狩獵中常常遭受著大自然的層層考驗,最終族群中的人們開始在洞穴中進行著對于狩獵場景的描繪,意圖在于將豐收的希望寄託給了神靈。在那個階段神靈說十分盛行,因為那時的人們 沒有辦法突破自然的束縛,更沒有科學技術這一說法,這就是早期的人類文明狀態。
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人類逐漸開始依靠機械的便利,來幫助自己完成對于基本生活用品的生產。工業文明的出現,從開始的思想解放到生產力發展的逐步提高。人類的自主意識能力不斷增強,我們是與自然博弈的產物, 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高級文明體。
科學家們對于進化論的研究中還有很多新的發現。比如萊瑟塔檔案中出現的對于未知的蜥蜴人的探索, 還有人甚至認為Facebook的創始人——紮克伯格就是蜥蜴人。這些探索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注意力。地球真的存在第二個人類文明嗎?
想象中的蜥蜴人
人類與其它動物一樣,在長時間與自然的鬥爭中,蛻變出新的自己。我們在進步,動物也在不斷地適應自然的變化,人與動物同樣面對著來自于大自然的考核。 我們在逐級的進化中尋找新的可能性,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順應自然的變化無常。
巴拿馬猴
德國的生物學家,在經歷了對于巴拿馬猴群的長時間的觀察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果:這群猴子在生活方式上越來越靠近猿猴時期的人類, 它們學會了利用石頭堅硬的特點,來幫助自己完成食物的攝入。這種行為是何等的聰明,因為不是每一顆果實都可以依靠牙齒來進行果肉部分的攝取。
根據堅硬程度的不同,猴子們也會選擇一些木棍來幫助自己完成進食。從這些微小的細節中,你可以發現它們懂得基本的生存選擇策略, 表現出來的智力相當于人類幾歲小孩的智商。同時這類猴子也善于對人類的行為動作進行逼真的模仿,其學習技能的領悟能力,超出我們的想象。
種種跡象表明, 人類並非唯一的智慧生命體,一些生物它們也在快速地進化著。人類對于它們的了解還有待于提升,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科學家會發出這樣的質疑:地球會出現第二人類文明嗎?、
石器生活的意義
石器時代的生活包攬了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們首先是將石器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石器的定義在最基礎的階段是 作為生活用具出現的。人們在狩獵、勞動中,發現這種堅硬的石頭可以給自己帶來許多的便利。
于是, 人們利用它來幫助自己在勞動中提高效率。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了更有趣的一種現象:石器除了本身的實用性能以外。還可以作為儲藏工具或者說是藝術品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石器不僅僅是一個勞動工具,更有可能在被古人重新塑造後,成為具有觀賞性能的藝術品。
洞穴文化中很有名的是 遠古人類在洞穴內雕刻的各種文字,以及狩獵的場景圖案。一般說來是對于祈求神靈保佑的禱告圖,因為這些活靈活現的字體以及被真實模仿出的生物,在遠古人看來是具有靈性的。
他們希望使用這些圖案,進行一定的宗教儀式後,就能夠獲得豐收。人們在勞動的場景中逐漸找到了可以準確表達動作的形式,這在後來衍生為一種藝術的起源,古代的人們在勞動中總結智慧,這也可以說是勞動學說發源的基本方式。
相較于現代巴拿馬的猴子, 我們的遠古人類對于石器的使用,不僅僅限制于對石器在生活中的功能性開發。我們更多的還有對于藝術審美形式的昇華,以及超越石器本身的使用功能的創新,這些都是由人類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意識層面的認知後協作完成的。
因為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意識,人的意識源自于人類的大腦,人具備主觀意識能動性,而動物沒有意識的概念。
所以當我們還在擔心這些學會使用石器生活的猴子是否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時,我們應該從源頭找到答案,而不是過度地神經敏感。我們應該擁有更寬廣和包容的心態,去面對自然進化中其它生物的進步。
能否發展出第二個人類文明?
對于這樣的疑問我們應該理智地進行思考。首先我們要解決的是, 人與動物的實質性的區別在于哪裡?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 人具有意識,這種意識來源于人腦。這是區別于動物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有一個復雜的大腦在幫助我們運行,只有人類才具備一定的意識。
人類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尋找到客觀真理的存在性,一切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人類在不斷地更新自我的認識范圍。我們不斷地在突破自己,這是動物所不能達到的。 動物跟我們有一些相似性,但並不是同類生物,因此人類不應過度緊張,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並且保持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人類文明的建立, 不僅僅依靠基本的生存能力,它需要的是復雜的運行體制,並且在時間的檢驗中獲取足夠豐富的閱歷。人類文明的形成是多方面成熟因素的疊加,它不能僅僅依靠幾個簡單的條件,就能輕易實現。
人類是群居生活的物種,分佈在全球各個范圍之內。這是一個全球化集體運作的智慧結晶。而普通的動物,沒有辦法完成超越它們認知范圍的實踐活動。
文明這兩個字的含義非常的深遠,它既包含知識領域,也涵蓋科技人文地理等諸多條件的配合。另外,人類自身的主體意識也是在這樣的文明程度下漸漸提升起來的,在缺陷中不斷地完善自己。世界很大,但我們不需要去擔心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因素。
因為, 這些困擾根本就不可能對人類造成任何的威脅,我們應當將目光投放到更長久的未來。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其他的生命體,只有保持寬廣的包容心態,才會迎來更高文明社會的到來,這樣的輝煌時刻,需要生活中的你我他的共同努力!